8月11日-13日,“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研电赛”)全国总决赛将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从全国8个赛区脱颖而出的524支队伍、约1800名师生齐聚松山湖,在比赛中交流学习、切磋技艺、增进友谊。
赛事期间,东莞将突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策划开展人才招引、合作洽谈等数十场专项赛事活动,共同探讨优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路径,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了解东莞、扎根东莞。
千名学子齐聚东莞切磋 勇攀科技高峰
第十八届研电赛于2023年3月正式开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其中,技术竞赛采用开放式命题和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放式命题分为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机电控制智能制造类、通信与网络技术类、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等八大参赛方向,重点考察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技术实现和团队综合能力。
全国总决赛上,技术类竞赛与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晋级团队将同台比拼,通过作品展示和分组答辩两个环节一决高下。技术竞赛中,评委将按照参赛作品的技术论文、作品展示与功能完整性、创新/创意度、应用价值和参赛队答辩表现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分,产生团队一、二、三等奖,各评审组择优评选最佳论文奖奖项,并由各评审组第一名产生“研电之星”挑战赛候选名单,经专家评议后,排名靠前的10支队伍进行公开竞演,票数排名前三者获得本届竞赛“研电之星”荣誉奖项。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评委将按照参赛作品的商业文本、团队价值、项目价值、商业价值和参赛队答辩表现等综合因素进行评分,产生团队一、二、三等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各评审组前两名产生候选名单,经专家评议后,产生“最具投资价值奖”“最佳路演奖”奖项。
以赛促产 推动优秀项目产业化发展
本次赛事不仅邀请了兆易创新、华为、飞腾、地平线、景嘉微、算能、优利德、龙芯、安谋科技等知名企业设置企业命题与企业专项奖,作为东道主的东莞还系统梳理了市内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工程技术需求,罗列“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清单,通过研电赛与中国电子学会平台,向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发布,推动产学研技术对接与成果转化。
此外,探索形成竞赛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建设“超前孵化实验室(研究院)”,充分挖掘研电赛优质项目源及专利技术。针对重大实践问题和场景需求,谋划组建“超前孵化”经理人团队,“组装”一批硬科技创业项目,加速高精尖技术在莞产品化和产业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启动多项专项赛事活动 推动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东莞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积极推进以项目带动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和科技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加速集聚推动人才工作跨越式发展。为此,本届研电赛面向参赛研究生,创新组织“同心相聚——人才项目对接会”,组织东莞企业通过人才招聘、项目实习、技术培训等方式,与优秀学生建立联络机制,达成人才就业意向。此外,还将创新性开展“创新论坛”“产业园区参观”“东莞之夜交流会”等专题活动,帮助参赛师生了解东莞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人文环境、产业链分布、优惠政策等情况,让参赛师生了解东莞企业发展并融入城市文化氛围。
为加快推进东莞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与创新创业氛围,赛事期间还将组织举办工程硕博士培养交流大会暨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活动,重点邀请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合作高校、港澳高校与我市相关企业共同开展对话交流,促进校企合作开展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
延伸阅读
研电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自1996年由清华大学发起,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旨在推动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研究与系统实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推进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国际化,为优秀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产学研用对接平台。
2023年,东莞理工学院首次亮相赛事,共组建了26支队伍参赛。最终4支队伍获华南赛区一等奖,4支队伍获得二等奖,5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并有2支队伍挺进全国总决赛。
(记者 吴燕玲)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玉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