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21时,装载74件大型国产油气钢管的“ST CHERRY(圣樱)”轮驶离东莞港前往卡塔尔哈马德港,用于卡塔尔北部海上天然气油田开发固定式钢导管架压缩设施的制造与安装,助力卡塔尔北部海上天然气油田开发产能再提速。
“这批钢管管径不一,最小为1.4米,最大为2.75米,其中最大长度32.95米,总共约3000吨。”据东莞港务集团商务部商务主管曾昊垒介绍,本次吊装由起重船“粤东莞起重1号”进行起吊,将钢管从拖装车吊装入船,由于件数多、重量大、大小规格各异,吊装过程比较复杂。
为了保障钢管吊装作业快速平稳,东莞海事组织东莞港一期码头进行会商研讨,指导码头科学编制钢管吊装方案,提出完善锚泊系缆措施、明火作业报备、悬挂相应号灯号型、加强通讯值守等安全监管建议,并在作业当天落实“一船一策”服务举措,发布航行通告、设置警戒船,提醒过往船舶注意航行安全。“油气钢结构比较特殊,质量重、易滚动,因此检查系固绑扎是否稳固,摆放位置是否合理是重中之重,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钢管基本上都放置在舱底,这样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更稳定。”东莞沙田海事处坭洲海巡执法大队徐刚副队长表示,前期海事对船舶稳性、系固绑扎、吊装工艺、合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装船作业的顺利进行。20日15时,历时72小时74件钢管全部装船。
据了解,身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卡塔尔天然气储量的99%集中在北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达24.9万亿立方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之一,中国一直将卡塔尔视为稳定的能源合作伙伴,早在2022年11月,中国与卡塔尔达成一项价值600亿美元、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买卖协议,创下液化天然气交易史上时长之最,在满足中国能源需求、推进能源转型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卡塔尔油气钢结构项目的承接,是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制造能力和水平高度认可的一个缩影,必将为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注入强劲动能。东莞海事局将立足海事职能,搭建起重大件设备进出口“快车道”,推动海上“新丝路”供应链、产业链高效安全畅通。
(谢慧龙 通讯员 吴保家 卢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