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东莞制造美学”城市品牌课题研究专家团走进拓斯达、微石集团、又一味酱园、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地,探寻东莞这座中国潮玩之都的澎湃活力,感受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
漫步青春之城 触摸城市潮流脉搏
走进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穿过时光的长廊,书写着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灯光随脚步逐一亮起,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金属拼接玩具领域的各个IP,感受着微石公司的发展脉络。还原古代嫁娶习俗的十里红妆系列、展现盛唐风貌的大唐小街系列、呈现细腻匠心的东莞千角灯……从博物馆、文献、壁画中走出的国风系列产品,吸引着众多专家的目光,也让大家清晰感受到微石在坚持走自主品牌道路上的力量。
在又一味酱园的酱文化展示厅,专家团近距离观看豆酱发酵的情况和形态,结合视觉、嗅等多重感官加深了对寮步豆酱的感知。在寮步豆酱传承人的讲解下,专家团对于豆酱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和创新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又一味酱园还推出了不同的酱文化创新产品,如豆酱蛋挞、酱油雪糕和酱啡特调等新产品。知名艺术家、中国动漫美学重要代表吴定隆说:“咖啡和酱料的结合,以当代大部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全新的产品,让更多人在品尝中认识寮步豆酱文化。”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策展委员会委员崔波表示,制造美学的课题早在80年代便被提及,在文艺范畴中有广博的意义空间。东莞如今提出的制造美学城市品牌,是国内城市形象建设的创新之举。他还建议道,应先组织专家深化关于课题的理论探讨,再推广实践,以确保美学与制造的有机融合。
解密科创标杆 擦亮科创制造强市名片
“小到锅碗瓢盆,大到飞机,我们都能造。”东莞市埃弗米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弗米”)负责人向专家团介绍,埃弗米的五轴数控设备机床是企业的主导产品,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领域,其高速、高效、高精加工的生产规格与品质让在场专家纷纷点赞。
多自由度机械臂飞速运转,熟练完成抓取、搬运、码垛等基础工作……走进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斯达”),专家团一行直观了解了工业机器人、注塑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先进智能装备。
成立16年来,拓斯达从最初的小工厂到如今的上市企业,从几人的初创团队到如今近3000名员工,真正“让工业制造更美好”逐步变成现实。拓斯达历经三次转型进阶,从注塑机辅助设备起家,继而转到工业机器人产业,再切入“工业母机”行业。每次都针对行业需求和痛点,助力中国制造在转型升级中突围,仅用10年时间登上资本市场,成为广东省机器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完成制造业中“智转数改”的华丽蜕变。
人民文遗(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雷萍对“制造美学”概念表示肯定,“制造美学符合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我们欣喜地看到东莞在制造上的美学魅力,看到一种全新的力量和新质生产力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
如何拥有透视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超级“慧眼”?答案就藏在松山湖科学城的一片荔枝林里。专家团走进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据了解,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第一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科技内核。目前,散裂中子源正在积极推动二期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微观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为重大科技前沿问题研究以及能源、高端制造等关键技术提供高性能创新研究平台。
XbotPark机器人基地是松山湖的一家创新机器人技术孵化平台,专家团在基地详细调研了各家科创企业。据负责人介绍,XbotPark机器人基地由李泽湘教授联合高秉强教授、甘洁教授于2014年联合发起成立。机器人基地通过联结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上下游供应链等资源,利用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与产业优势,专注于发掘和培育创新的早期创业者,投资有潜力的硬科技项目,孵化出世界级科技企业,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要打响东莞制造美学的城市品牌,要将设计理念美、产品形态美、技术表达美、品牌传播美等一体贯通推进,关注制造美学与产业、人才、文化等因素的结合点,注重城市制造美学影响力的长时塑造。”东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张笑扬表示。此外,他以哈尔滨文旅出圈为例分析,城市品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更需久久为功的积累与沉淀。
文字:官小群 周子怡图片:欧珠措姆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