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城市治理的基石,更是民生福祉的底色。
2025年,中共东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东莞市202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工作方案》,持续推出由市级统筹推动的法治建设实事。十件实事项目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环节,着力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当前,年已过半,“法治建设十件实事”推进进展如何了?东莞日报推出“法治建设十件实事”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东莞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焕发向上活力,实现总量新高、增速可观、质量提升的亮眼局面。
据黄埔海关统计,上半年东莞市进出口货值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在广东省主要外贸城市中居首位。增长16.5%成绩单的背后,是东莞持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外贸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辅导等举措,提升东莞企业涉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为东莞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东莞市第七期“走出去”企业实务辅导会(东南亚专场)
扎实做好外贸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辅导
3月20日,东莞市商务局联合市贸促会、律师协会、外贸企业协会等共同举办美国新政府对华经贸政策及建议专题讲座,邀请北京法律专家详细分析美国新政府对华经贸政策,并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当前国际经贸形势,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风险。
7月9日,东莞市商务局顺利承办省商务厅在东莞举办的中美337调查技术研讨会,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来莞调研并作工作指导,来自美国和中国的11位资深法律专家围绕337调查技术前沿问题分享观点和经验,本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对水平。
8月5日,东莞市商务局“云”上法律微课堂第二十九期上线,主题聚焦关税背景下的订单风险、RCEP贸易合作风险和投资越南法律风险,提升企业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为东莞外经贸发展保驾护航。
这是市商务局在202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项目“外贸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辅导”的几个缩影。
▲开展涉外法律咨询服务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贸促会等部门,以及市外贸企业协会、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律师协会等重点行业协会,围绕贸易风险防范主题开展了系列辅导工作。一是分镇街开展东莞外贸新主体培育公益培训系列活动。在东城、中堂等专场活动中,重点向企业分享跨境交易风险管控的关键要素和争议解决的有效策略。二是针对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围绕跨境电商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走出去”企业实务辅导等主题,举办10场专题讲座。活动期间,还联合东莞市涉外律师服务团同步搭建3场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
指导企业妥善应对贸易救济调查
多措并举开展政策宣传
市商务局指导企业妥善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帮助企业巩固国外市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四体联动”(即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协同联动)应对工作机制的作用,及时向企业通报案件信息,宣传应诉法律知识和惠企政策,并组织企业参加应诉协调会,协调解决企业应诉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指导企业做好应对工作。
市商务局多措并举开展政策宣传。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相关部门、重点行业协会举办40余场政策宣讲会,宣传商务领域惠企政策,引导企业用好中央贸易救济资金、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保险等政策,线下近4000人参加,线上38万人观看直播;推出第9期“商务惠企政策小课堂”,制作贸易调整援助政策宣传小视频,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同时,充分利用市商务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省市新媒体,广泛宣传政府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及时推送各项政策信息。比如,“稳外贸30条”出台实施后,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东莞日报等平台大力宣传解读,并在市主要领导主持的外贸企业座谈会、2025年度东莞市AEO工作会议等进行政策解读、宣讲。